你有没有发现?最近重庆东站一试运营,朋友圈里全是它的照片。有人说走断腿,有人夸颜色高级,还有人感叹“这规模也太豪气了”。
这座122万㎡的大家伙,光站场就有15台29线,6月27日刚露脸就成了网红。可它不只是个拍照打卡地。现在重庆的东、西、北三个站,居然都达到了15台29线的规模,这种集群配置在全国都少见。一个火车站,怎么就从建筑地标变成了城市的发动机?
先说重庆东站的交通有多方便。这里能停5条高铁、2条普铁,还有4条地铁线从地下穿过。最让人惊喜的是换乘距离,去地铁站最多走160米,打出租车也才200米,5分钟内准能换上车。
再看它的空间设计,简直把山城的8D特色玩明白了。桥和站房建在一起,硬生生挤出40万㎡的商业空间。酒店、写字楼、商场就藏在裙楼里,抬头看是火车进站,低头逛着服装店,这种感觉别处可没有。以前总说重庆地形复杂是麻烦,现在倒成了独一份的优势。
更厉害的是它能带来的变化。旁边的“超级环谷”综合体有260米长,还有22万㎡的人才公寓。以前茶园新区只有20万人,照这势头,以后可能要涨到36万。脑科学、AI机器人这些新鲜产业也打算在这儿扎根,一座火车站真能改变化一个区的模样。
再把目光转向成都,天府站虽然要2026年6月才投用,可已经让人盼得不行。它61.2万㎡的规模排全国第四,12台22线的配置看着比重庆东站小?别急,它的站房面积有12.02万㎡,比重庆东站还多300㎡,算得上西南头一份。
天府站的拿手好戏是空铁联运。坐地铁18号线,30分钟就能到天府机场,出国赶飞机再也不用慌。周围的西博城、总部商务区、独角兽岛连成片,硬生生造出一条科创走廊。以前成都东站天天挤得满满当当,一天最多691车次,2.4万人在里面转,天府站投用后,这些压力就能分担不少。住在南边的人更开心,以后坐成自宜、成达万、川藏铁路,再也不用绕远路了。
要说这些枢纽到底好不好,可不能只看大小。得看能装下多少人,能帮周围创造多少GDP,大家上班上学方便不方便。
单说轨道衔接,重庆东站有4条线,天府站更厉害,规划了5条。去机场都要30分钟,打个平手。但服务的地方不一样,重庆东站主要带活茶园新区的36万人,天府站则瞄准了新区的总部集群。
全国来看,上海东站也在建设中,138.7万㎡,15台30线,2027年就要开通。北京副中心站更夸张,267万㎡的面积,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打算做成啥都有的复合型枢纽。
成渝这对“兄弟”倒是聪明,不忙着互相较劲。渝蓉高铁改成公交化,一小时就能从一个枢纽到另一个,人来了能留住,生意才能做起来。它们还打算一起把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节点建好,这样货物进出西部就更方便了。
不过也有要操心的地方。商业配套好了,周围的东西会不会变贵?重庆东站的6000个车位,天府站的TOD能源管理,这些智能系统能不能管好?都是要慢慢解决的问题。
说到底,建火车站不只是盖个大房子。重庆东站和天府站告诉我们,规模大不一定就好用,真能把交通、工作、生活融在一起,让大家觉得方便又舒服,这才是真本事。你觉得这样的枢纽,会给的生活带来啥变化?
和兴网配资-线下炒股配资网站-股市配资网-配资咨询平台客服24小时在线咨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