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ChatGPT掀起全球AI浪潮时,中国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却悄然转向一条更隐秘的赛道——多模态通用智能(AGI)。这家累计亏损超500亿的明星企业,近期通过内部两万字复盘首次公开其技术路线从大语言模型的喧嚣中抽身,押注视觉、语音、文本融合的多模态突破。
技术突围从CV王者到多模态AGI领跑者
商汤的底气源于其计算机视觉(CV)领域的十年积累。2022年ChatGPT爆发前夕,商汤已投入超50亿构建亚洲最大AI算力集群,其SenseNova大模型体系在图像生成、视频理解等垂直领域保持领先。2024年财报显示,生成式AI业务同比增长255.7%,贡献60%营收,其中日日新大模型在医疗影像分析等场景实现90%的准确率跃升。
更关键的突破在于多模态架构创新。DriveAGI大模型将自动驾驶的感知决策链路压缩至端到端方案,装车量达195万辆;代码小浣熊2.0通过跨模态理解实现代码自动修正。这些实践验证了林达华的观点单一模态的智能存在天花板,AGI必须突破模态间的语义鸿沟。
商业化迷局500亿亏损背后的战略转身
辉煌的技术叙事难掩财务困境。2024年商汤营收37.7亿,净亏损仍达43亿,但一个积极信号是通过砍掉亏损严重的智慧城市业务(营收占比从47%降至10%),其亏损规模较2021年171亿峰值已大幅收窄。
转型代价同样明显。从G端定制化项目转向标准化AI产品,导致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10.6%。不过新模式逐渐显现韧性生成式AI产品的毛利率达42%,远高于传统业务的28%。雪球分析师测算,若2025年上半年营收突破50亿,商汤或首次触碰盈亏平衡点。
生死时速算力军备竞赛中的生存法则
商汤的AGI野心需要持续输血。其上海临港智算中心承载5000P算力,但对比OpenAI的百万卡集群仍显单薄。残酷的现实是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高达120%,而国际同行该数值普遍控制在20%-40%。
但另辟蹊径的策略正在奏效。避开与GPT-4的正面竞争,商汤聚焦工业质检、影视特效等垂直场景,其视频生成模型已服务央视等头部媒体。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或许是多模态AGI商业化最现实的路径。
未来启示录技术理想主义者的长征
站在AGI黎明前的黑暗里,商汤的困境也是中国AI产业的缩影。当资本市场开始质疑用亏损换增长的逻辑时,其多模态路线至少指明了差异化突围方向。正如林达华所言AGI不是单一技术点的突破,而是系统工程能力的马拉松。这场豪赌的结局,或许取决于下一个技术奇点到来前,商汤能否在商业化落地与前沿探索间找到平衡点。
#搜索话题8月创作挑战赛#
和兴网配资-线下炒股配资网站-股市配资网-配资咨询平台客服24小时在线咨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