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神兽们要开学了,暑假作业又成了老爸老妈的一块心病。
烜哥的暑假作业需要在军训那天提交,10天80多页,我估算他是完不成的,于是暗中观察了一下。结果他堂而皇之地把暑假作业文档一键上传至给Deepseek。小D同学呢,也很讲义气,快速输出了一套完整版答案。
他还美其名曰,这不就是你经常说的人机协同吗?
被气笑了,我最后反问了他一句:“你觉得老师布置这些作业,究竟想让你获得什么?”
于是就有了我们接下来对暑假作业的拆解大法。
作业分类学:四象限拆解法
借助AI工具,我让他把作业划分为四种类型。
分别是:记忆型(死记硬背)、方法型(掌握技巧)、拓展型(提升思维)和实践型(结合生活)。
1、针对“记忆型作业”,我建议他使用AI快速打造知识剧场,比如围绕语文诗词、历史事件、道法概念这些机械记忆内容构建、还原场景。
例如,要求DeepSeek或豆包根据历史作业的时间线来生成一段视频,或者按照顺序排列出影视剧短片,津津有味地看完,知识点也就记住了。
而那些情感丰富的古诗词(小直男无法共情)则要向《长安三万里》学习,匹配一个历史穿越剧本,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诞生背景,和故事里的人对话互动后,也就没有那么抵触了。
对于AI生成的标准答案,手写誊抄并标注易错字,也就达到了老师们想要“温故知新”的目标。
2、针对“方法型作业”,比如数理易错计算题、英语语法等检验解题能力的作业,我要求他和AI相互配合。
这类题目最重要的是思路,所以要先手写关键思路,再向AI求助,比如在草稿纸写出“欲用余弦定理”这样的关键步骤即可。
对于思路有误的错题,可以用AI生成3道变式题,验证是否真正掌握。
3. 对于“拓展型作业”,比如数学压轴题、英语阅读理解、作文等能力拔高项,我敬告他,AI是跳板,但不是救生圈。
英语阅读中,AI能够提供答案,理解依然需要自行动脑。可以用AI翻译长难句,但要理解句子架构,并标注生词,手抄记入单词本。
数学难题:将AI提供的大学解法转化为高中知识复述,顺便也完成了预习。
对于他最头疼的作文,可以用样文开启灵感,也可以生成样句丰富素材,但要求必须加入真实经历。话说,和AI聊怎么写作文,指令里的反复对话,本身也是一门自然语言课程呢。
4、对于“实践型作业”,假期时间不足,可以用AI来修复记忆,快速提交完成。
比如社区调查、景点探访、科学实验等等。新高一的暑假时间还是相当紧张的,往往不能全部达标,博物馆的“云游”也可以用AI生成,特别是vlog类型,大模型都可以直接搞定。
这一系列措施下俩,据烜哥说,他的作业完成度在班里算是比较好的。
AI可疏不可堵:迟到胜过不到
如果你正确使用AI,它就是强大的良师益友。
如果你错误打开AI,它就是可怕的洪水猛兽。
事实上,不论爸妈们是否乐意,越来越多的作业都会成为AI们的任务。从小学到大学,这一趋势正在蔓延。
避免照抄照搬而降低主动思考能力,让人脑指挥AI工具去深度搜素,更高效地学习,并不是理论上的探讨,而应该成为我们的日常实践。
当科技娃们使用AI去解决更多人类问题的同时,“作业”究竟算不算是一个现实问题?
大家是否被孩子理直气壮地反问过,凭什么你工作可以用AI,老师备课可以用AI,我学习却不能呢?
即将开学的新学期,北京各学校也都必须开设AI课了,迟到胜过不到,AI为学校带来的这场学习风暴,我看,主要战场恐怕还是在家庭。
正如我一直以来坚持学习应当从实践动手开始,AI也应当是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和技能,不在于“讲”,而在于“用”。作业,还真是一个超级实际的场景呢。
我是烜妈,常被科技娃嫌弃的北大文科老妈,小学语文课本《同学请大声点》作者。大厂老兵,三观极正,从媒体到创投,带娃创业两不误。 #育儿妈妈帮#
和兴网配资-线下炒股配资网站-股市配资网-配资咨询平台客服24小时在线咨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